故事苏州 绿茵“父子兵”的足球人生

“快!快!传球!”“注意盯人!”“别漏人!”……在五卅路体育场足球场,67岁的张明伊在场上跑动,步伐矫健,盘带自如,传球到位,不时还有一脚精彩的射门。

在场边拄着拐杖观战的,是他的父亲张龙兴,虽已是90岁高龄,没法再像儿子那样带球在球场杀个来回,但状态好了,老人偶尔还能来个“头顶球”。一招一式,依稀能看到他年轻时的飒爽英姿。

张龙兴算得上是苏州足球界的元老,被年轻的球友亲切地称为“足球爷爷”。对于足球的热爱,张龙兴从少年时坚持至今。

青年时张龙兴是苏纶纱厂一名技术员,当时全苏州只有苏纶纱厂有一个天然草坪的足球场,所以对张龙兴这个足球迷来说,训练起来很方便。工作之余,张龙兴经常和工友们切磋球技。由于他在厂里的业余球队中表现出色,曾经入选过江苏苏南代表队和苏州市足球队,20世纪50年代曾是市队的主力球员,经常随队出访周边城市,和他同场竞技过的球友中,还走出了像林耀清这样的上海足球名宿。

“我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踢足球了,当时场地条件没有现在这么好,但我特别享受踢球的过程。”在那个人均月工资十几元的年代,张龙兴为了踢球,咬牙买了一双24元的匈牙利生产的足球鞋。“我的大部分工资都花在了足球上,其实,买好一点的装备是为了保护自己。那时没有职业足球联赛,很多重要的比赛就安排在五卅路体育场,但是当时的场地是一片煤渣地,队员们动作激烈一些,每次比赛完,都是一身伤。”回忆起当年踢球的场地条件,张龙兴十分感慨,他说,他的膝关节、大腿里现在都有黑的沙子,“在皮肤下面,现在都拿不掉了,这是踢球给我留下的纪念。”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作为工程师的张龙兴经常出差,但无论工作有多忙,每个星期踢一场球,是他雷打不动的规矩。退休后,为了让老年生活不那么枯燥,张龙兴和一帮白发苍苍的球友又聚到了绿茵场,组建了“劲松”老年足球队,是当时全国第二支中老年足球队。他们坚持一周两练,并不定期参加各种比赛。

有人说张龙兴是个“疯老头”,这么大年纪了,还进行身体对抗这么激烈的运动,甚至比赛时额头受了伤,缝了十几针,还坚持上场。可张龙兴毫不在乎,他说,年纪大了,身体是第一位的,有个爱好让身体健康,生活变得丰富,比什么都重要。“我们球队与日本名古屋、爱知以及韩国的老年足球队都有过交锋,曾取得不错的成绩。有一年比赛,我们球队打进爱知县老年队11个球,把他们彻底打服气了!”谈起球场上取得的成绩,张龙兴满脸骄傲。

张龙兴的儿子张明伊继承了父亲的运动基因,小小年纪羽毛球成绩就相当突出。少年时,每逢父亲打比赛,他总会提前收拾好父亲的装备,等候在球场边,看着父亲和叔叔们在球场上奋力拼杀。“记得那时候,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去看大人踢比赛,有时候会帮他们捡球,自己趁机就踢上几脚。去的次数多了,他们还会教我一些踢球的小技巧。再加上经常和老爸一起练球,我踢球的技术也就慢慢提高了。”后来,在父亲的支持下张明伊改练足球,并入选了南京体院青训队。此后,凭着精湛的球技,张明伊被江苏省军区足球队教练看中,成为军队足球运动员,参加全军比赛。从部队转业后,张明伊进入长风厂工作。作为“将门虎子”,再加上丰富的比赛经验,让张明伊坐稳了长风厂足球队的主力。

张明伊回忆,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州足球运动气氛相当浓厚,开放的体育场挤满了踢球的人,甚至连跑道和篮球场也成了“三打三”小型足球赛的佳地。场地外围也常常能看到拿两只书包替代球门踢一脚过把瘾的中小学生。“我们苏州人特有的灵巧、细腻、聪慧的天性,在足球运动中得到充分发挥。”

那时苏州足球赛事连连,从市足球联赛到外埠球队、国家队来苏表演,观众常常把球场围得水泄不通,几乎场场爆满。“从五十年代的黑白队、台风队,到六十年代的轧钢厂队、农药厂队,再到七十年代我们长风厂队和塑料五厂队,这些球队都是苏州球迷喜欢的明星队。”张明伊说,那时候一到比赛日,偌大的足球场挤满了观众,那个阵势比起现在的中超联赛,也毫不逊色。

在20世纪80年代末进行的一场苏州“文明杯”比赛中,张明伊所在的长风厂队遇到了父亲率领的球队。“按照规定,比赛前双方出场队员保密,比赛中我有了一次‘单刀’的机会,到了禁区我抬头一看,对方守门员居然是我老爸,看到老爸我一愣神,下意识把球轻轻传给他,刹那间被他大脚解围,直接交给了等待机会的对方前锋,一脚破门。”时隔30多年,张明伊印象仍旧深刻,最终他们长风厂队4:2赢了比赛,拿了冠军。父亲张龙兴的球队虽然输了球,但好歹打进冠军队两个球,大家都很开心。

退休以后,张龙兴、张明伊这对足坛“父子兵”都是老年足球队骨干力量,张明伊还拿到了亚足联C级教练证书。他们的队友除了几名退役的老运动员之外,还有离退休的干部、教师、工人,甚至一名来苏工作的意大利老人也加入球队,成了一名“外援”。这群老人用数年的坚持,对“快乐足球”进行了完美诠释。

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张龙兴用上了拐杖,现在只能站在场边看儿子踢球了。但张龙兴只要听到足球转播的消息,依然精神头十足。每逢大型足球比赛,90岁的张龙兴就像年轻人一样,守在电视机前观赛呐喊,对梅西、C罗、内马尔等球星的名字更是如数家珍。

卡塔尔世界杯已揭幕,回忆起观看世界杯的经历,张明伊说,20世纪80年代初可能是他这一代人印象中足球最狂热的时候。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外围赛,中国队拥有容志行、迟尚斌、左树声、古广明等名将,一路过关斩将来到预选赛最后的阶段,一只脚已踏进了世界杯决赛圈,“那时候对工薪阶层来说,电视机还是‘奢侈品’,谁家里要是有台电视机,那就成为邻里街坊人人羡慕的对象。”张明伊回忆说,只要有国家队足球比赛转播,弄堂里许多人就会站在有电视机的邻居门前围成一圈看球,大家边看边点评的情景成了一道风景。

“我们都崇拜当时的球星容志行,他为人谦逊、球风极好,从不有意伤人和报复对手,那种顽强拼搏、刻苦训练的精神和良好的道德作风被大家称作‘志行精神’。”作为一名足球爱好者,张明伊梦想着能亲眼见一见偶像。直到2009年,他在云南昆明参加中老年足球活动时遇到了时任中国足协副主席的容志行,与容老合影,算是圆了张明伊几十年的梦。

2002年韩日世界杯无疑是中国球迷最难忘的一届。因为那一年,世界杯舞台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队的身影。马明宇、杨晨、李玮锋、孙继海等一众名将带着球迷的期望踏上了世界杯之旅。父子俩说,虽然小组赛国足一球未进,但也有难忘的瞬间。“在中巴之战中,中国队经过流畅配合组织进攻到巴西队门前,肇俊哲一记远射,皮球撞到了巴西队门柱上。这一幕,到现在我们还记忆犹新。”

谈起中国足球,父子俩说,中国足球的情况现在确实处在低谷,建议培养更多的后备力量。让张龙兴老人倍感欣慰的是,他年幼的曾孙已展现出足球天赋,开始跟着曾祖父和祖父一起练球了。“我们父子俩希望今后能看到中国队再次驰骋在世界杯赛场,能为自己的国家队加油助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